内容页搜索

坛丘境内河港纵横,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历来直接取自河道。人们每天清晨从河中拎水或挑水倒入缸中,少数讲究的人家在水中放入适量明矾,待沉淀后饮用,俗称“矾淀水”。70年代起,乡镇工业飞速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河中,河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80年代初期,掀起凿井热潮,居民生活用水的卫生要求有所提高,多数人家开凿家庭用水井。90年代初,坛丘乡建自来水厂,人们开始用自来水。

一、镇自来水厂

90年代,坛丘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19927月,乡投资230万元开始筹建自来水厂。通过卫生部门的勘察化验,选址在坛丘镇区南端的坛丘村第十七组(坛丘港东滩泥师浜),建日产2500吨级的自来水厂,并铺设管径300毫米涵管500米的水道。翌年7月,镇区水厂竣工投产,受益企业和居民400多户,占镇区人口90%以上,水质合格率98%

1994年,坛丘自来水厂总管向东延伸至郎中、新东等村,总长3公里,受益人口4000余人。1995年,总管延伸至南塘、大熟、小熟等村,水管总长18公里。

9-4             1995年坛丘自来水供水管现状情况表

起点

讫点

水管直径(毫米)

长度(米)

铺设时间(年月)

水厂

银河路

300

500

1993.5

环镇区段

200

2000

1993.5

坛丘大桥

新东村

100

1000

1994.8

银河路

郎中村

200

4500

1994.8

银河路

联圩织厂

200

1000

1994.8

银河路

商品区

200

500

1994

商品区

南塘村

150

4500

1995.7

商品区

小熟村

150

3000

1995.7

商品区

大熟村

150

1000

1995.12

19967月,坛丘自来水厂开始二期工程建设,投资65万元,使供水能力由原来每日2500吨提高到每日5000吨,翻了一番,取水口从坛丘港改到麻漾。1997年,镇政府又投入20万元对坛丘自来水厂改造,使厂容厂貌、场地道路、花木草坪焕然一新。是年,坛丘镇居民、企事业单位、商业、个体经营户的生活用水普及率达99%以上。全镇23个村,除溪东片5个村联办小水厂外,其余18个村都用上自来水,接水户4003户,增长16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以上。1998年,投入200万元,建新取水口在麻漾南岸(豚里浜口)。由于调整取水口,使水质大为改观,经上级防疫部门3次抽样检测,其中1次合格率96.97%,另两次均100%,符合国家饮用水供应的卫生标准。

1999年,坛丘自来水厂投资70万元对烂溪以东的南心片输水管道扩建和增设。原直径200毫米的主管道改为直径300毫米的口径,原直径150毫米的次管道增设一条直径200150毫米的并行管道,水流量提高了一倍以上。是年,经市防疫部门四个季度的不定期抽检,水质卫生合格率均100%

二、西白漾自来水厂

19929月,西白漾自来水厂开始筹建,选址在西白漾“大寨坝”,取水口在“蚬子兜”,新建二泵三池,日产5000吨级地面水厂。19934月,土建结束,是年6月,设备、管道安装结束,7月,设备调试并正式供水,受益区域为西白漾村,龙桥村第五组及坛丘轻纺市场和有关企业。

三、溪东片联办水厂

19973月,溪东片联办水厂开始筹建,由溪东片5个村(坝里、沈泥、星塔、大谢、小谢)联合投资120万元,开挖160米深井,水塔高25米,使用34千瓦深井泵,水箱蓄水量45立方米,日产水量700立方米,可供5个村1000多户居民及部分企业用水,年供水量30万吨。